首页
搜索 搜索

极目云探校|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写新章,双高建设谱新篇|信息

极目新闻     2023-07-03 15:04:47

极目新闻记者 张裕

摄影记者 黄士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通讯员 詹杏芳

日前,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与就业处处长张勇走进极目新闻演播厅,做客“极目云探校·2023年高校招生访谈”节目。张勇处长在访谈节目中,就考生和家长最为关心的特色专业、升学就业、产教融合等方面问题向广大网友介绍,帮助各位考生和家长进一步了解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主持人: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北省政府直属的公办全日制高职院校,是全国水利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全国优质水利高职院校、湖北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学校坚持“以人才报国,保大江安澜”初心,确立了“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骨干、多专业大类协调发展”的总体定位,明确了“十年间、三步走、上台阶”和“三步奋进、重回高点、再办本科”的发展战略,为建成“省内领先、行业一流、社会知名的特色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而努力奋斗!让我们欢迎今天的嘉宾,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与就业处处长张勇。欢迎张主任的到来,请您给网友们打个招呼。

张勇处长:极目新闻的观众们,以及屏幕前的考生朋友及家长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光听名字我就知道学校和长江还有水利有很深厚的渊源,是这样的吗,张处长?

张勇处长:没错。学校前身是长江工程大学,是在毛主席、周总理亲切关怀下,于1959年成立的本科高校,首任校长是被毛主席称为“长江王”的林一山。为适应长江水利水电建设需要,1974年11月,从武汉市搬迁到赤壁市恢复办学,更名为长江水利水电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专。

1982年3月,成立了长江职工大学,与长江水利水电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两个层次、统一管理”的组织体制。2003年,升格为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由水利部划转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2008年,整体回迁武汉办学。2009年丹江口职工大学进入,2021年湖北省工业经济学校进入,形成了文化大道主校区、长江新城校区“一校两区”办学格局。

其中文化大道校区位于武汉市江夏区文化大道9号,长江新城校区位于武汉市“长江新城”(黄陂区武湖镇)汉施大道82号,占地面积600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万人,教职工500人。拥有水利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产业导师资源库职业院校技术技能大师、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全国水利行业首席技师3名,楚天技能名师9人,水利职教名师4名,水利职教教学新星6名,水利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湖北省技能名师工作室1个。

主持人:学校既然和长江结缘,而且名字也能看出特色,那么学校在专业设置上,一定是倾向水利水电工程这方面了。张处长,能不能详细介绍一下。

张勇处长:现有6个二级学院、1个工程系和1个公共课部,设置42个高职专业。立项建设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生态水利、智能制造),对接服务湖北“51020”现代产业集群发展重点专业群2个(生态水利、测绘地理信息),省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4个、品牌专业2个、重点专业2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全国水利职业教育示范专业2个,全国优质水利专业1个。拥有校内实训基地12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12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湖北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全国水利类重点专业优秀实习实训基地。

学校今年共有39个专业招生,涉及社会急需的各行各业,如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软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工程造价、移动商务、工程测量技术等专业。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校今年新组建一个测绘信息工程系。按照省政府办公厅、省教育厅确定我校测绘地理信息专业群对接服务北斗产业集群发展的要求,为有效对接和服务我省重点发展的五大优势产业之一的北斗产业,学校党委从学校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从学校专业布局调整的需求,充分彰显测绘地理信息专业群的特色,决定成立测绘信息工程系。

测绘地理信息专业群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口,切实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探索和推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项目建设的改革发展,力争五年内将测绘专业建设为省内领先的专业群,为湖北省打造1000亿北斗产业,打造世界级北斗产业集群目标贡献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力量。这个系目前开设三个特色专业:工程测量技术、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

今年的普通历史、物理,我们将招生的39个专业一共分设6个专业组:分别是历史组C55301(乡村振兴组),C55302普通专业1组和C55303普通专业2组;以及物理组C55304(乡村振兴组),C55305普通专业1组和C55306普通专业2组。这里面C55303、C55306就是一个特色专业组,包含我刚才讲的测绘信息工程系的三个专业和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和旅游管理,第一年这样分出来,也算是个尝试,所以预计这个专业组的录取线可能相对会低一些。

这就是刚刚讲的如果想增加被我校录取的概率,那么首选历史的学生可以第一顺位志愿选择C55302、第二顺位志愿选择C55303;首选物理的学生可以第一顺位志愿选择C55305、第二顺位志愿选择C55306。

主持人:刚才张处长详细跟我们介绍了学校的专业特色,以及志愿填报的一些信息,那么我想问下,对于在校学生是如何进行培养的,尤其是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同时学校如何保证学生在校内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对接社会需求呢?

张勇处长:学校一直要求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2020年以来,学生在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教学能力大赛、文艺体育比赛中获奖32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78项,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中国内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60余项。建校以来,累计培养输送各类高级专门人才5万余人。

同时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政行企校社”多元合作办学机制。携手长江流域109家“政行企校社”相关单位,牵头组建了全国首个“长江大保护职业教育集团”,出任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联合8家“政行企社园”单位共同申报“智能建造专精特新产业学院”正式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批立项,为湖北省首批。落实育训并举,开展水利系统、武警部队、国培省培、企业职工及重点人群职业技能培训,建成水利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智能制造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是长江水利人才培养基地共建单位。

大力推进“中文+职业技能”培训,国际合作与交流水平不断提高。入选中非职业教育联盟第二批“坦桑尼亚国家职业标准开发项目”立项建设单位,获得“水利水电工程、机械设备维修”2个工种的开发权限,主持或参与5个行业岗位建设标准的制定,首次实现职业标准“走出去”。高标准完成校内国际语言实训室建设项目。

近三年来,学校共投入近2亿元,建成4万平方米的理实一体化西江楼,建有智慧水利、智能建筑、新商科智慧学习工场、思政课教学体验中心等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及基地,切实推进虚拟现实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新建、改扩建30多个实训室,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高于全省职业院校平均水平,教学资源建设、实训条件水平均有显著提升,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奠定了基础。

主持人:所有家长在选择学校时,除了分数线,第二看重的就是就业出口,和继续深造。学校近几年来的情况怎么样?您有哪些好的建议?

张勇处长:专科生毕业生是就业还是专升本?升本后再毕业时的就业怎么样?所以高职毕业生专升本这个问题有点尖锐,也有一些争议。这几年专升本扩招,把专科生升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我们在接受招生咨询时,不管是考了多少分,那70%以上的考生或家长都问专升本的事,在就业季时也有相当大比例的同学不是积极找工作,就说要升本的。

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奠定坚实基础。也就是说我们职业教育还是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不是培养三年再去考普通本科,但现在的状况是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不是把就业和升本做两腿并行,而是优先考虑升学。

所以这个问题我觉得,能升本,能升个好一点的本科学校那当然是好事,对于一心要专升本的同学,应该从大一开始,在学好专科阶段的文化加技能的同时,业余时间少玩手机,少玩游戏,把英语补一补,把准备升本的学校和专业课摸清楚,把专业课学扎实,积极备考。但考试都是择优录取,不是你一考就能成功升本,所以我们要做两手准备,积极备考专升本的同时,也要积极参加实习实训,有合适的就业机会有好的就业岗位要积极争取,争取先把就业落实了,如果专升本成功录用,一般企业也不会为难你,不影响你的升学。那如果专升本没被录取,我们就安心就业,在就业后可以通过自学考试再取得本科文凭。

主持人:就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情况来说,所有专业都有升学机会,学生可以通过普通专升本考试、自学考试独立本科段(专套本)及网络教育成人高考专升本三种形式升学。

在就业方面,学校与全国500多家企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毕业生供需关系,每年会举办多场大型就业双选会,全力保障学生的就业渠道畅通。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稳居湖北省高职院校前列,近年来的毕业生一年后的月收入在湖北省高职院校中处于前列,实现就业“双高”。

许多招聘会,学校都会要求在校的专业老师到现场,与企业进行深度沟通。这些沟通不仅仅是学生就业方面的需求,也要深度了解企业用人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寻找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要求的差距,更好地修订人培方案,同时寻求更多的校企深度合作空间。

有时候老师还会要求非毕业班的同学来到现场进行实践教学,了解用人单位的要求,为日后就业提前做好准备。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X 关闭

华声工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36邮箱: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