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生活经验和价值感 00后在老年大学当老师
加入老年教育队伍 收获生活经验和价值感
(相关资料图)
00后在老年大学当老师
青春派职场
“老师,没能按时完成作业,给你添麻烦了,实在对不起。由于学得力不从心,本想退学,但你的敬业、热心又让我们重拾了信心……”深夜,75岁的李怡然戴着老花镜,在微信聊天框中认认真真地给自己00后的任课老师小敏发消息致歉。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以往老年大学多是“老年人学,老年人教(退休后的专业人才)”,而随着90后、00后参与到老年教育工作中,这种局面逐步发生了转变。
年轻人站上老年大学的讲台
“叮叮叮”,手机信息提示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脆。即将深夜12点,正准备入睡的小敏在想谁会这么晚发信息,打开手机一看,原来是昨天因为脚疼没能来上课的李怡然老人。
看到信息后,小敏非常感动,她没有想到,李奶奶会在深夜写这么长一段文字来向她表达感谢。
李奶奶和老伴都在北京丰台老年大学上课,是小敏“视频剪辑课”的学生,由于两位老人听力不是很好,每次上课,他们都要戴着助听器坐在第一排,认真地听小敏讲课,同时手上记着笔记。
小敏知道老人记忆力不好,每次上课会很自然地多讲几遍,但她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件小事,会在老人的心中埋下感激的“种子”。
“人生第一次体会到价值感,被人信任和喜欢真的好幸福。”作为老年大学的老师,小敏满足地说道。
2022年小敏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导演系,由于专业实践性强,小敏大三开始就跟剧组、写剧本,进4A广告公司实习。一年半后,小敏认为自己需要调整,于是辞职回家。
“小敏,你看××阿姨抖音发的视频怎么做得那么好看,快教教我。”在家和父母相处的那段时间,小敏发现,与互联网有些距离的父母其实也很想“触网”。回到北京后,小敏看到丰台老年大学在招聘兼职老师,她一下子感觉自己找到了“方向”。在通过简历筛选、面试、试讲、公开课等一系列流程后,她顺利地成为老年大学的一名“短视频制作”教师。
“转身、摇臂、抬手、半蹲、移步……”小敏在给老年学生讲视频制作的同时,河北问道老年大学24岁的青年教师鹏飞正在一步一步地教他的老年学生跳舞。
鹏飞2020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舞蹈系,但由于一直在家上课,连毕业证书都是老师邮寄的,学校也没有举行毕业典礼,鹏飞匆匆忙忙地就毕业了。
在一次和师哥的聊天中,鹏飞意外得知河北新开了一所老年大学,里面招聘舞蹈老师。考虑到如今老龄化人口越来越多,养老行业正逐渐成为朝阳行业,鹏飞于是决定开启“老年大学执教之路”。
2020年9月,在经历三个月的兼职后,鹏飞通过应聘正式成为河北问道老年大学的一名舞蹈老师。
上课是老师下课后是“家人”
为给学生们留下更好的印象,小敏在上第一节课的前两天就独自去了教室演示PPT,然而正式讲课时,提前半个小时到教室的她,怎么也没想到教学设备坏了,一直识别不了U盘,同事来帮忙也没修好。
“此时坐在台下的学员有些开始抱怨老师耽误了他们的时间。”实在没有办法,小敏只能硬着头皮、拿着手机按座位一排一排地给大家讲课,不懂的学生单独举手,小敏再重新给他们讲。
小敏说如果上完第一节课给她的最大感受是老人们很认真,那么在那之后更让她震惊的是:老年人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格外高涨。
“大家看这里面有很多模板,点击这个就能开始制作,把你拍的视频或者图片加进去就行……”有一次,小敏正在使用“一键剪同款”制作视频,结果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不吃别人的‘剩饭’,我想让别人用我的视频当模板。”还有一位50多岁的学生曾跟小敏表示,自己想学视频剪辑的目的是参加“中视频计划”,顺便挣点零花钱。
鹏飞也和小敏有同样的感觉。“原本以为来到老年大学,可能就是拿着音响,带领大家跳一跳广场舞……”上了几节课后,鹏飞发现,学生们一个比一个认真,他们年纪大了身体也不算灵活了,但对舞蹈仍然燃烧着“激情”的火种。“慢慢融入到老年大学当中,真正用热爱去体会它以后,就会发现它有不一样的精彩。”鹏飞说。
因为学生基础不一样,对舞蹈学习的速度也会不一样,对于基础好的学生,鹏飞会多教授一点技巧;对基础不好的学生,也会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给她们“开小灶”多帮助、多辅导。付出不计较回报,也让鹏飞在这群特殊学生中的口碑越来越好,他甚至成为奶奶学员们的“宠儿”。
小敏的课堂上,学生们的认真各有不同,却都透出十分的努力。有学生每节课都会带着笔记本,会把重点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出来,还有学生甚至把她讲的每一页PPT都拍下来,回家后再重新誊写。
今年59岁的齐智强曾在叙利亚从事驻外工作,喜欢旅游的他,目标是在退休后走遍100个城市,写一本自己的人生回忆录。每天在完成老年大学的学业后,他还要单独花4个小时学习日语。而给小敏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有时候在小敏的辅导结束后,齐智强会俏皮地说一句“阿里嘎多”(日语“谢谢”)。
在老年大学教学,专业课教学并不是全部。每天中午1点半到2点半,是专属学生们的“心灵时间”。
奶奶们会跟鹏飞诉说各种事情:舞蹈排练的队形、婆媳间的不愉快以及生活中的各种家长里短,每次都要一个小时起步。一开始鹏飞觉得压力很大,但是后来在朝夕相处中,鹏飞认为她们或许只是缺了一个倾诉的“朋友”,正是因为把鹏飞当成了自己人,她们才愿意吐露心声,这让鹏飞意识到自己要当个好的倾听者。
“我已经知道生命进入了倒计时,但是跟你学习跳舞,我真的很开心,能让我短暂忘记痛苦。”身患重大疾病的王奶奶因为多姿多彩的“老年大学生活”,病情也得到一些改善。
“上课我是她们的老师,下课我就成了她们的大孙子。”鹏飞说,课余时间,奶奶们会教他各种生活经验:如何处理上下级关系、工作中遇到麻烦怎么处理……老年人把半辈子总结的经验都掏心掏肺地传授给他。不仅如此,有一次上课因为嗓子有点痒,鹏飞咳嗽了两声,奶奶们下课就去买了药,还给他准备了去火的凉茶,专程送到了学校。 去年冬至,有学员从家里专门煮好饺子送给鹏飞。
新职业中获得价值感“能力范围内会一直做下去”
不同于小敏和鹏飞多姿多彩的教学生活,石衡的岗位是山东一所老年大学的综合岗。“今天该上课了,大家记得提前到教室。”每天上课前,石衡都会在微信群提醒有课的同学具体的课程安排,发完信息后,就会走到教室打开多媒体设备,整理老师上课要用的办公用品。在学生和老师全部到达并登记后,石衡就回到办公室开始各类材料的整理工作。
石衡的岗位只是辅助教学,但他觉得这个单位没有“996”,没有加班,自己很满足了。石衡说,以前上学时自己特别容易急躁,在老年大学三年多的经历给他最大的感触是:世事无常,一切云淡风轻。“上一学期还在好好上学的学员,下学期一下子身体就不行了,当下即是最好。”石衡说。
小敏的工作让她在努力付出的同时,也获得了同等的价值感。“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我想一直做下去。”小敏说。
鹏飞认为,当下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自己要尽最大努力在老年大学里面为老人们提供开心和快乐,不断努力提升自己,寓教于乐,更好地跟老年人相处,服务他们。社会的发展为年轻人提供了多元化的职业,不过小敏和鹏飞也都表示,老年大学教师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新职业,但是并不适合所有人,要先了解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与自己的性格是否相符再做决定。
观察
老年大学达7.6万所教育队伍年轻化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全国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学校)已达7.6万所,参加学习的学员超过2000万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正在校园中以学养老、以学享老。
不同于普通学校的老师,老年大学的教师不仅要求相关专业背景,更要求“懂老人”,但课时费不高,所以此前老年大学很多是“老年人学,老年人教(退休后的专业人才)”,而随着90后、00后参与到老年教育工作中,这种局面逐步转变。
曾担任过贵州老年大学舞蹈系、体育系主任的杨锶老师表示,贵州老年大学聘任的教师超过150人,目前七成以上是年轻人。
杨老师认为,老年教育队伍年轻化是一件好事,年轻人的朝气给老年大学带来了更多的活力,也让老年学生学习更积极,满足了老年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老年大学,在筛选青年教师的过程中也会更加严格,这也会提升老年教学的整体水平和层次。
与此同时,由于老年大学的特殊性,经过层层筛选后加入老年大学的年轻人,凭借在校任教经历,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也会更加占有优势,这是双方共赢的选择。(本版文/本报记者 朱健勇 实习生 陈金库)